舆情引导应知应会:加标签与脱敏
福尔猫斯 2021-02-02 14:03:00

形成舆情的过程是加标签,引导舆情的过程则是脱去敏感点,让公众情绪点降温。


涉及政务舆情的标签通常有:当官不作为,德不配位;执法不规范,肆意妄为;群众被欺负,鱼肉百姓;公开耍特权,滥用权力;官官互相帮,利益输送;大树好乘凉,狐假虎威;追责不到位,高抬轻放;出事不担当,切割推过;有错不认错,下不为例;所答非所问,文过饰非;挖坑接连跳,一错再错……

但凡一起事件形成网络热点,第一步就是公众加标签,一旦加上诸如特权、霸权的标签,则往往涉事领导官位不保;一旦加上不作为、乱作为、甚至任性胡为的标签,则涉及的工作部门只能调查整改,追责问责;一旦加上漠视甚至伤害群众利益的标签,则往往要上提处理权限,涉事单位本身很难自证清白。这个标签源于公众对于事件最初基本事实的认知,也就是公众关注一起舆情的情绪点兴趣点所在。当公众有了不满质疑愤怒等情绪后,多会采取加入话题,圈群转发等方式来让事件升温,对于网民最基本的想法就是“事件越热,越会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,来给大家一个说法”。

第二步是加标签之后的舆论走向迅速明确,特别是主流媒体跟进报道后,形成鲜明的引导性观点,则让公众的情绪更加集中,比如“张书记掌捆秘书长”舆情中,新华社评论,认为一些地方,个别领导干部官气十足、以权压人,“一把手”成了“一霸手”,扭曲一方政治生态;央视发声则认为人们对掌掴事件的热议,既有对权力任性的深恶痛绝,也有对不受约束的权力的深层忌惮。这种主流权威媒体“盖棺定论”式的声音,往往也就预告了一起舆情的追责结果,除非是事件事实本身发生了反转,否则舆情引导方向不会发生改变。

第三步则是公众预设了结果之后,看处置部门应对的成绩单。能否达到公众的心理预期,一般而言,顺势而为就能够获得基本分,如果处罚处理升级升格,就是舆情加分项。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既对于公众猜测的部分进行了回应,又对于公众不掌握不清楚的情况进行了通告解读,用“自选动作”给了公众更多事实和依据,这往往就具备了成为范例性引导的条件。反之,如果调查处理结果和公众及主流媒体预设的大相径庭,要么是能够把依据讲透讲实,能够让公众理解接受,这更考验舆情引导的功力。要么就是处理的不明不白,通报的不清不楚,舆情升温反弹,带来更麻烦的次生舆情伤害。

加标签是将个事个例归类,以让公众形成相对集中的情绪走向,这是舆情事件形成的客观规律,意味着舆情引导的重点就是去标签脱敏感的过程。

去敏的要点:

1.就事论事,事实求是,先把事实调查清楚,给公众还原事相,这是舆情引导的基础。到底发没发生,如何发生,情况如何,目前进展……这些基础要素准备好了,才可能开展下一步的引导工作。要调查阶段,不能预设结果,一切要归于事实本身,别一味跟着舆情的方向走,但同时又要把舆情中的关心关切点把握准,有针对性地核清查实。

2.消除疑惑,避免猜测。在很多涉及当事人自称“有权有势有靠山”的舆情中,事实上可能只是当事人的“信口开河,满嘴跑火车”,这种情况下就一定查否要说明,要把当事人的身份没有特殊性讲明白,并且列出相关依据,以上公众信服,这是降敏的重要手段。

3.改错过责,亡羊补牢。对于事件中自身的过错要勇于承认,并明确公开处理措施,越是想遮遮掩掩,公众就越会揪住不放,断头新闻不了了之在融媒体环境中,出现的概率会越来越少,一方面信息源的获取越来越多样,一些公示公告,文书档案,政府网站问答、信箱回复、热线咨询答复都可能是公众了解事件后续的途径,与其被动被挖出来,被二次回炉炒做,还不如快出结果一把一结,以达到事结舆情了。另一方面,舆情的关联性也决定着,如果后续时间或其他地方再发生类似的舆情事件,公众的记忆就会把“没结果的那件事”想起来。需要注意的是,道歉认错追责本身是相对被动的,还应该采取有效的形象修复措施,比如完善工作制度,邀请公开监督,采取补救措施等,工作在公众视线中的再进一步就是被动变主动的方法。切忌出现,表面认错,实际不改,问题依旧,没过两天,再被曝光,这种情况就一定会形成标签的叠加,当公众再来一个“不悔改,作风差”的标签,那可就真要面临上级出手严厉教育整改的局面了。

名称 指数 排名变化
1 北京海淀 927
2 北京通州发布 883
3 北京延庆 708
4 北京昌平 595
5 北京亦庄 565 0
6 北京石景山 553
7 这里是大兴 507
8 顺广传媒 472
9 平谷官话 466
10 北京房山 401